侵權投訴
訂閱
糾錯
加入自媒體

對話吉利汽車研究院副院長李傳海:CMA給吉利品牌帶來無限可能

2019-06-11 16:02
吳聲汽車
關注

文 | 李響

杭州吉利總部距離寧波杭州灣有180KM,吉利研究總院副院長、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長李傳海已經在這條路上奔波多年。對于李傳海而言,每周往返總部與研究院已經成為他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
作為吉利品牌研究的最高負責人,在李傳海的主導下,吉利首款CMA架構車型——星越,已在一個月前完成上市。

另外界沒有想到的是,這款車一經上市便受到了業(yè)內外的廣泛關注,吉利CMA到底是什么?熟悉了領克CMA,在吉利品牌之上,領克CMA是什么樣的?與大眾MQB等架構有什么不同?

5月30日,寰球汽車帶著這些問題,走進了從未開放且“嚴肅”的杭州灣吉利汽車研究院,與李傳海面對面地展開了一次零距離溝通。談及CMA對吉利的意義,李傳海開門見山地表示:“因為CMA,吉利品牌有了無限可能!

CMA是吉利專注中國的技術結晶

“CMA的門檻更大,因為它涉及到在全球概念下對產品前沿技術的把握,是和企業(yè)研發(fā)理念、市場理念緊密相連的,是吉利市場導向、用戶導向、以用戶為中心不斷深化的結果!

寰球汽車:CMA架構的研發(fā)背景是什么樣的?

李傳海:CMA是由沃爾沃主導、吉利與沃爾沃共同研發(fā)的首個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,誕生于CEVT(中歐汽車研發(fā)中心),由來自25個國家的2000多名頂級汽車工程師,歷時3年多全新開發(fā),代表著極致的工程師精神,匯聚了全球造車智慧,目前已申報專利共計609項。

CMA架構是面向全球工業(yè)4.0的產品誕生體系。能夠為不同平臺的車型提供共享解決方案,包含“技術、工具鏈、標準、工藝流程、供應鏈體系等”,讓車型研發(fā)能夠根據品牌定位、用戶定位,市場定位,從共享解決方案清單中做選擇,然后再做針對性研發(fā)。

CMA架構是一個針對中級車的基礎模塊架構,能夠覆蓋從A級到B級的不同車型開發(fā)需求。為了保持CMA架構的產品和制造水準在未來的全球領先性,吉利將大量的工業(yè)4.0前沿技術應用到CMA架構中,如VRAR、3D打印、大數據可視化、數字雙胞胎、人工智能等尖端的技術的應用,與站在工業(yè)4.0最前沿的世界頂級合作伙伴一起定義了CMA架構的制造標準、工藝流程、品質與測量基準和供應鏈及智能物流體系。

寰球汽車:CMA架構的難點在哪?

李傳海:開發(fā)一個架構需要很長的歷史積淀,技術積淀,架構不是說簡單的開發(fā)一個底盤,開發(fā)一個動力,這個車企都能做到。架構是要把底盤和動力等模塊集中起來開發(fā),是體系化的開發(fā),考慮不同的市場,考慮不同的平臺,考慮不同的動能這些東西。

此外,CMA的整個開發(fā)團隊由國際非常資深的人員組成,來自25個國家的2000多名資深工程師打造而成。

架構開發(fā)和我們平常說的單車開發(fā)模式還有平臺模式,是完全不一樣的。就像大眾,它是從平臺式開發(fā)轉到架構式開發(fā)的,MQB的話它也是一開始PQ25、35平臺,平臺成熟的話,每一個平臺內它其實只能生產有限的車型,可能只能生產高車,只能生產低車,那是基于平臺化的成長。但是基于架構式的開發(fā),我們說的MQB還有TNGA還有CMA,這是架構式開發(fā),架構式開發(fā)的特點是它的底層邏輯是模塊,不再是一個平臺了。

此外,架構要同時滿足不同的品牌,共性的東西,同時給它開發(fā)出個性的東西,差異化的東西,這是最難的地方。

寰球汽車:CMA架構和MQB有什么優(yōu)勢和不同?

資料顯示,CMA的高速40%偏置配碰撞速度比美國IIHS和歐洲E-NCAP規(guī)定的64km/h更高12.5%,正面碰撞驗證標準比美標規(guī)定的56 km/h更高14.3%,后部碰撞驗證標準比美標規(guī)定的80km/h更高5%。

李傳海:因為吉利做架構晚于豐田和大眾,所以說從一開始,對標的就是MQB,這樣我們的起點也會更高一些。所以我們在安全、在NVH等方面,我們做的更好。CMA架構下的沃爾沃XC40就獲得歐洲E-NCAP、美國IIHS最高安全評級,同時也是2018歐洲年度車型。

CMA架構的創(chuàng)新高剛性吸能車身結構,在沃爾沃SPA架構基礎上進一步創(chuàng)新安全結構技術,在正面、后面、側面等不同角度的碰撞中,優(yōu)化力的傳導路徑,更高效的吸收撞擊能量,保護乘客及行人安全。需要強調的是,CMA架構的座椅采用沃爾沃專利的WHIPS設計。在車輛發(fā)生碰撞時,最大幅度降低對乘員的傷害,特別是對乘員頸部和頭部起到重要的保護作,防鞭打,被評為世界上最有效的頭頸保護系統(tǒng)。CMA架構座椅上下調節(jié)范圍達到65mm,最大程度體貼每一個駕駛者。

1  2  3  下一頁>  
聲明: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系舉報。

發(fā)表評論

0條評論,0人參與
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
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,請輸入驗證碼繼續(xù)

暫無評論

暫無評論

    文章糾錯
    x
    *文字標題:
    *糾錯內容:
    聯系郵箱:
    *驗 證 碼:

   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