訂閱
糾錯
加入自媒體

“出門問問”:AIGC第一股開盤破發(fā)

2024-04-24 15:58
零壹財經
關注

來源 | 零壹智庫

今天,有著“AIGC第一股”之稱的出門問問正式登陸港交所,股票代碼為“2438”。但是二級市場似乎對它的“AIGC”概念并不買賬,開盤便破發(fā),跌幅超21%,截至上午收盤,股價報于3.11港元,跌超18%,市值46.39億港元。

據悉,出門問問在招股期認購異;鸨,創(chuàng)下港股2023年至今,規(guī)模4000萬美金以上發(fā)行超百倍的認購記錄,在國際發(fā)售部分也同樣火爆。最終發(fā)售價每股3.8港元,全球發(fā)售凈籌約2.67億港元。

其中,中關村國際有限公司和南京經開聚智科創(chuàng)投資合伙企業(yè)為基石投資者,累計認購規(guī)模約9500萬港元。

在IPO之前,出門問問已完成多輪融資,總額超過2.2億美元,投資方陣容豪華,包括紅杉資本、真格基金、SIG海納亞洲、谷歌、歌爾股份等。

出門問問成立于2012年,以語音助手和智能硬件起家,四年前才開始做大模型UCLAI的研發(fā)。

2020年,公司推出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,這也是生成式AI在中國的首款商業(yè)應用。

2023年,公司推出通用大模型“序列猴子”,它除了文本之外,還能夠生成圖像、3D內容和語音以及語音識別,具有利用更多數據訓練及處理更復雜任務的能力。

目前,出門問問已是一家以生成式AI和語音交互技術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,專注于提供AIGC解決方案、AI企業(yè)解決方案、智能設備及配件等AI Copilot解決方案,前兩者均屬于AI軟件業(yè)務。

招股書顯示,2021—2023年,出門問問AI軟件收入從0.6億元增至3.4億元,復合年增長率達140%,收入占比也從15.0%上升至67.7%。

其中,2023年AIGC解決方案收入達1.18億元,約占總收入的四分之一,且在過去三年間實現了超過300%的年復合增長率。雖然營收占比相對最低,但增長迅猛。

AIGC解決方案主要針對內容創(chuàng)作者,包括三大類產品: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及其海外版DupDub;AI寫作助手魔撰寫作;AI數字人奇妙元,可提供一站式AI視頻生成和虛擬直播解決方案。

AI產品研發(fā)周期長,前期投入大,且需要持續(xù)不斷的迭代,以適應市場需求。2020—2023年,出門問問的研發(fā)開支分別為0.97億元、0.92億元、1.19億元和1.55億元,最近兩年都在1億元以上,且保持著30%左右的增幅。

2023年研發(fā)投入占到營收的30%以上,但絕對數值依然很低,相對于市場上動輒數十億的大模型訓練成本,似乎不值一提。

出門問問在2022年扭虧為盈,當年經調整后的凈利潤為1.09億元,2023年繼續(xù)保持盈利,經調整后的凈利潤不足2000萬元。

資金捉襟見肘,出門問問主打“小而美”策略,選擇了一個相對容易變現的方向,專注于內容創(chuàng)作,同時為C端和B端用戶提供服務。

數據顯示,其付費用戶及企業(yè)客戶數量持續(xù)增加,已有超過900名累計注冊用戶和84萬名累計付費用戶。

官網顯示,其AIGC解決方案合作品牌客戶較廣,包括抖音、快手、中國移動、中國電信、微信讀書、工商銀行、京東科技、江南布衣、Oracle等公司。

不過,AI軟件及AIGC的市場份額異常分散。灼識咨詢報告顯示,以2022年收入計算,出?問問在中國AI語音技術以及自然語言處理(NLP)軟件領域市場份額為1.4%;AIGC解決方案占全球AIGC市場份額約0.9%。

同時,當前各大廠商及AIGC初創(chuàng)公司推出了多款免費好用的內容創(chuàng)作工具,用戶的選擇空間較大,出門問問的業(yè)務是否還能保持高速增長,需要打一個問號。

此外,從幾家上市公司的最新財報,或擬上市公司的招股書中,我們也可以看出AIGC的商業(yè)價值正在顯現,但遠未足以撐起公司的營收。

從披露的信息來看,無論國內還是國外,大廠目前的AIGC收入主要來自云計算及廣告,基礎設施占了大頭,且體量較小。

在部分TO B場景上,AIGC商業(yè)化落地基本都是建立在公司先前的資源或技術之上。沒有長期的投入,就不會有奇跡。而長期的投入,帶來的多是持續(xù)的虧損。

上市公司財報里的AIGC:燒錢是真燒錢

從ChatGPT到Sora,AIGC不僅在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,更引領了商業(yè)模式和產業(yè)生態(tài)的變革。

AIGC的商業(yè)價值正在逐步顯現。從幾家上市公司的最新財報,或擬上市公司的招股書中,可窺其一斑。

出門問問,一家即將在港交所上市的人工智能企業(yè),其2023年的AIGC解決方案收入達1.18億元,約占總收入的四分之一,且在過去三年間實現了超過300%的年復合增長率。

“AI第一股”商湯科技,2023年生成式AI收入達到12億元,占總收入的35%,同比增長近200%。預計在2024年,生成式AI業(yè)務將反超傳統(tǒng)AI,占公司收入的比重增至50%左右。

在金融垂直領域,百融云創(chuàng)的2023年財報同樣展示了AIGC的強大動力,其由AIGC驅動的BaaS業(yè)務收入達到17.9億元,約占總收入的三分之二,同比增長38%。

科大訊飛2023年度業(yè)績預報也顯示,預計營業(yè)收入超過200億元,較上年增長約7%;預計凈利潤6.45-7.30億元,較上年增長15%-30%。這一增長得益于公司在大模型、核心技術和產業(yè)配套上的持續(xù)投入。

生成式AI業(yè)務的快速增長,正在改變上述公司的營收結構,為它們帶來新的增長極。

 01 

新的增長極

4月2日,已通過港交所聆訊的人工智能公司出門問問披露的資料顯示,其2023年AIGC解決方案收入達到1.2億元,占總收入的23.2%。而在2021—2022年,相應的收入分別為682.2萬元、3985.7萬元,2021—2023年復合年增長率超過300%。

智能設備曾是出門問問最為重要的一塊業(yè)務,其營收在2021年占到85.0%的比例,2022—2023年逐步下滑至39.4%和32.3%。

相應地,另一塊業(yè)務AI軟件收入則從0.6億元增至3.4億元,復合年增長率達140%,收入占比也從15.0%上升至67.7%。

在出門問問的業(yè)務劃分中,AI軟件業(yè)務包括AIGC解決方案和AI企業(yè)解決方案。前者雖然營收占比相對最低,但增長迅猛,在與第一大客戶大眾汽車的知識產權協(xié)議到期后,有望成為主要的營收來源。

再往前,3月26日,AI領軍企業(yè)商湯科技發(fā)布2023年財報顯示,其生成式AI收入達到12億元,占集團總收入的35%,同比增長近200%。這是公司成立十年以來,以最快速度實現從無到有,取得10億元以上收入的新業(yè)務。

據悉,生成式AI業(yè)務中超過70%的客戶在過去12個月內是商湯的新客戶,而剩下30%的存量客戶的客單價也錄得約50%的增速。

2023年,商湯科技明確了新的三大業(yè)務板塊:生成式AI,傳統(tǒng)AI和智能汽車。商湯預計,生成式AI業(yè)務將在2024年反超傳統(tǒng)AI,占公司收入的比重將增至50%左右,逐步成為核心業(yè)務。

為金融機構提供精準營銷和智能風控服務的百融云創(chuàng),也交出了幾份不錯的財報。

數據顯示,2023年上半年由AIGC驅動的BaaS業(yè)務收入達到8.12億元,占總收入的65.3%,同比增長36%;2023年全年,對應的收入則為17.9億元,占總收入的66.7%,同比增長38%。

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賽道上深耕了20多年,其AIGC布局也較早,但沒有專門披露AIGC相關營收?拼笥嶏w聲稱,“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”的發(fā)布對AI智能硬件銷售的增長產生了顯著推動作用。

業(yè)績預報顯示,科大訊飛2023年營業(yè)收入將超過200億元,較上年增長約7%;預計凈利潤6.45-7.30億元,較上年增長15%-30%。

從更廣的視角來看,在AI領域持續(xù)大額投入多年,吃到生成式AI紅利的百度、微軟等巨頭,以及“AI賣水人”英偉達,它們的業(yè)績同樣亮眼。

2023年是百度發(fā)力生成式AI的一年,其營收和利潤均超預期。財報顯示,百度2023年營收達1346億元,同比增長9%;凈利潤287億元,同比增長39%。

微軟聯(lián)合OpenAI引入生成式AI技術,智能云四季度收入258.8億美元,同比增長20%,超過微軟大盤。而得益于AI芯片需求暴增,英偉達2023年營收猛增265%,利潤飆升769%。

 02 

錨定業(yè)務場景

通用大模型群雄逐鹿,各大科技公司紛紛投入巨額資金以爭奪市場的領導地位。它們在意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(短期或者單項業(yè)務的盈利),而是未來的相對優(yōu)勢甚至贏者通吃。

這場競爭不僅僅是資本的較量,更是技術創(chuàng)新和業(yè)務應用的深度融合。以阿里為例,它投資了國內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5家頭部大模型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,同時推出自己的“通義”系列產品,阿里電商、阿里云、釘釘等重要業(yè)務均集成了多種先進的大模型技術。

阿里沒有披露與AIGC相關的業(yè)務營收或增長情況,但其部分投資以算力形式支付,即在投資協(xié)議中明確一定的額度用于購買阿里的算力,從而實現與被投公司的算力綁定。

相對而言,微軟、百度和騰訊在基于AIGC的云業(yè)務或廣告場景上,有明確的增量收入,或許可以提供一個參考。

微軟CEO薩提亞·納德拉透露,超過1.8萬家公司正在使用Azure OpenAI服務,其中包括以前從未使用過Azure的客戶。云計算產品Azure的收入增長,也有不少來自微軟提供的GPT 4入口。

光大證券預計,2024—2026財年,Azure OpenAI收入將分別達到服務器產品和云服務收入的6.4%、9.8%、11.0%。

2023年Q4,百度智能云總營收84億元,其中大模型為云業(yè)務帶來約6.6億元增量收入,這意味著約8.5%的增長率。百度還披露,其文心大模型重構后的廣告系統(tǒng)也帶來數億元增量收入。

騰訊在2023年三季報也首次披露混元大模型為業(yè)務增收的效果——促進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0%至257.2億元。

前述幾家公司中,出門問問的AIGC解決方案主要針對內容創(chuàng)作者,包括三大類產品: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及其海外版DupDub;AI寫作助手魔撰寫作;AI數字人奇妙元,可提供一站式AI視頻生成和虛擬直播解決方案。

出門問問官網顯示,其AIGC解決方案合作品牌客戶較廣,包括抖音、快手、中國移動、中國電信、微信讀書、工商銀行、京東科技、江南布衣、Oracle等公司。

商湯科技的生成式AI建立在其“日日新”大模型體系之上,應用領域較為廣泛,在金融、手機、醫(yī)療、汽車、地產、能源、傳媒、工業(yè)制造等眾多垂直行業(yè),已與超過500家客戶建立深度合作。例如,中國銀行、招商銀行、工商銀行和上海銀行等金融機構已采用日日新大模型,以構建其“數字員工”和“數字客服”系統(tǒng)。

百融云創(chuàng)的BaaS金融云,以交付KPI的模式獲得傭金收入,促成的資產交易規(guī)模再創(chuàng)新高。

2023年,金融行業(yè)云撮合資產交易規(guī)模531.30億元,同比增長93%;保險行業(yè)云促成總保費規(guī)模33.30億元,同比增長56%。

BaSS金融云并非純粹意義上的AIGC業(yè)務,而是以決策式AI進行用戶篩選、再以生成式AI的智能語音機器人等工具觸達客戶;诔墒斓募夹g和業(yè)務,百融云創(chuàng)近幾年業(yè)務向好。

從披露的信息來看,無論國內還是國外,大廠目前的AIGC營收主要來自云計算及廣告,基礎設施占了大頭,且體量較小。

在部分TO B場景上,AIGC商業(yè)化落地效果顯著,但基本都是建立在公司先前的資源或技術之上。沒有長期的投入,就不會有奇跡。

 03 

“大力”出奇跡?

人工智能屬于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(yè),研發(fā)周期長,前期投入大,且需要持續(xù)不斷的迭代,以適應市場需求。這也是絕大多數AI企業(yè)持續(xù)多年虧損的重要原因。

以商湯科技為例,2018—2021年研發(fā)投入分別為8.5億元、19.2億元、24.5億元和36.1億元;占營收比例分別為45.8%、63.3%、71.1%和76.9%,節(jié)節(jié)攀升,2022年甚至高達105.0%。

2023年上半年,商湯科技的研發(fā)費用17.8億元,占營收比例的125%,繼續(xù)走高。不過,2023年全年研發(fā)投入34.7億元,同比下降了13.7%。

六年研發(fā)投入超過163億元,累計虧損高達500億元,不過近兩年虧損有所收窄,均在60億元左右。商湯AIGC的高增長建立在高投入之上,從體量上看,遠未到盈利期。

再來看一下出門問問,其生成式AI業(yè)務起步也較早。2020年。出門問問開發(fā)出能夠理解并生成文本的UCLAI,2023年在此基礎上推出升級版“序列猴子”。后者除文本之外,還能夠生成圖像、3D內容和語音以及語音識別,具有利用更多數據訓練及處理更復雜任務的能力。

2020—2023年,出門問問的研發(fā)開支分別為0.97億元、0.92億元、1.19億元和1.55億元,最近兩年都在1億元以上,且保持著30%左右的增幅。2023年研發(fā)投入占到營收的30%以上,但絕對數值依然很低,相對于市場上動輒數十億的大模型訓練成本,似乎不值一提。

出門問問在2022年扭虧為盈,當年經調整后的凈利潤為1.09億元,2023年繼續(xù)保持盈利,經調整后的凈利潤不足2000萬元。

資金捉襟見肘,出門問問主打“小而美”策略,選擇了一個相對容易變現的方向,專注于內容創(chuàng)作,同時為C端和B端用戶提供服務。

數據顯示,其付費用戶及企業(yè)客戶數量持續(xù)增加,已有超過900名累計注冊用戶和84萬名累計付費用戶。

不過,當前各大廠商及AIGC初創(chuàng)公司推出了多款免費好用的內容創(chuàng)作工具,用戶的選擇空間較大,出門問問的業(yè)務是否還能保持高速增長,需要打一個問號。

百融云創(chuàng)在技術上更注重于為具體業(yè)務服務,發(fā)布了多個大語言模型,包括適用于金融垂直場景的BR-LLM和適用于自動編程的BR-Coder,以及搭建大模型應用一站式開發(fā)平臺Cybertron,最新的研發(fā)則瞄準低成本私有化部署的AI大模型、智能語音等B端應用。

2022年,公司的研發(fā)支出為3.7億元,同比增長47%,占當年營收的18%;2023年研發(fā)投入繼續(xù)小幅增長到3.8億元。百融云創(chuàng)的研發(fā)投入規(guī)模持續(xù)提升,累計已達18億元。

 04 

展望

麥肯錫報告顯示,生成式AI有望為全球經濟貢獻約7萬億美元的價值,而中國將貢獻約2萬億美元,占全球總量的近1/3。

IDC也預計,到2027年,全球企業(yè)用于生成式AI解決方案的投資將達到1430億美元。

生成式AI的未來毋庸置疑,但這個市場遠未爆發(fā),B端商業(yè)化逐步落地,C端才初露端倪。

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(yōu)必選副總裁鐘永認為,隨著機器人與大模型的融合,未來C端的需求會有所增長。

在市場真正爆發(fā)之前,AIGC能賺錢嗎?

       原文標題 : “出門問問”:AIGC第一股開盤破發(fā)

聲明: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(lián)系舉報。

發(fā)表評論

0條評論,0人參與
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
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,請輸入驗證碼繼續(xù)

暫無評論

暫無評論

    人工智能 獵頭職位 更多
    掃碼關注公眾號
    OFweek人工智能網
   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
    文章糾錯
    x
    *文字標題:
    *糾錯內容:
    聯(lián)系郵箱:
    *驗 證 碼:

   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